第一篇:思无邪读后感
思无邪读后感
思无邪读后感
思无邪——被误读的“中国式爱情”
——《思无邪》读后感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读后感。”
《诗经》固然不是情诗的专集,而后人但凡提及《诗经》,不就是不假思索,一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吗?
无邪的爱情,缠绵千古,就像《神话》中的蒙毅和丽妃,一切只为兑现曾经许下的誓约。这情节,似曾相识,宛如一梦,梦醒时分,心犹怅然。“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同是铁衣玉箸,同是缱绻爱恋,不知今夕何夕,不知明日存亡,然后,声嘶力竭、喊破喉头那一句抱歉的话:“现在,请你原谅我,无法做到了。生死的距离太遥远,你我的别离太久长,不是我不想遵守你我之间的誓约。”一别成永别,一唱成绝响。
这就是《诗经》,真实到无邪,悲凄到至美。这就是能考证到的,最初的爱情。
我时常幻想情谊能纯粹如斯。让爱情的姿态就定格在最遥远的时光:那时女子不为男子冒昧前来“抱布贸丝”而无地自容;男子亦不用顾及所谓礼义廉耻而躲闪开心上伊人……
而中国人向来是重体统的,这与“无拘无束”的自由恋爱,显然格格不入。
儒学发展到宋明时期,已和孔子的初衷有了不小的偏颇。“无邪”变“有邪”,“本性”变“杂念”,对于爱情,勒令“克欲”。自此,男女对爱情欲言又止,不敢言说,发展成所谓的“中国式爱情”。
“中国式爱情”逐渐演化为一种格调特别的传统,世代沿袭。它交织了悲剧 ……此处隐藏8281个字……在白天,应该是临近傍晚。从降雨量上来看,老盘盘的那场雨一直没有下起,仅止于想象,而无邪文中的那场雨是江南夜雨,细细的,软软的。所以邱籽所见的这场雨,明显是冠军,最活泼,最响亮。何以见得,且看起句:“下雨了,铁皮屋最先听见”,不太确定是否所有人都有过这种生活经验,因为处于地震带附近,我曾经很长一段时间生活在板房,自然体会深刻。接下来,雨声落在几种身材由高到低的植物上,声音相对轻一点儿。“我说的这一声,只是重复”,这一句有多妙,我说不好。在自然界里,作者自觉把自己排在自然天象和植物之后,不难看出他对于大自然有多么尊崇和热爱。
此佳句一出,后面更是妙语连珠,一发不可收拾了:“土地原谅了天空,屋顶挣脱了灰尘”,这场雨不仅下在天地之间,更下在心里,是对人心灵的一次洗礼,这之后,一颗诗心将更加澄澈若镜。
“下雨了,我大笑着,从大路跑向屋檐”,有着孩子般的俏皮;而檐下的鸟儿止不住好奇,“把头伸到暮色之外”,止不住对飞翔的渴望。这一向内,一向外,两相对比,让我又陡升旁逸斜出的联想——钱钟书的《围城》。许是想错了,赶紧打住。
最后一段也是我爱不释手的,“下雨了,我的春夜还没开始,披上的婆婆丁便举起了亮亮的灯”。婆婆丁,在我的印象中是一种在草地山坡贴地而开的亮蓝色小花,柔柔弱弱,它不是遍地覆盖的那种,通常是东一团,西一簇,星星点点的,碎碎的闪烁在葱笼的绿叶里。即使是暮色降至,被一场雨水洗净笑颜的婆婆丁反而显得更加清新鲜亮,像一盏盏小小的灯,亮在山坡,也亮在心房。诗文采用直线式叙述,行云流水,看似没有经过精心设计,没有采用花俏的技巧,实则抒情节制,用词讲究,想象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这正是邱籽诗歌的魅力所在。
——2014.1.3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