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得体会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精选多篇)

时间:2023-08-03 23:52:17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精选多篇)(全文共10165字)

第一篇: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

这是第二次去瞿秋白纪念馆了,前一次记得是班级的团日活动时去的,大家要一起来,一起走,所以时间比较仓促,只是大致参观了一下,未能给我心中带来很深的触动。但这一次就不一样了,这次我特意先在网上查阅了许多瞿秋白的资料,详细了解他的一生事迹,这样再次参观瞿秋白纪念馆,当看到那些实物,联想到此时发生在他身上的事,一股崇敬之情就从心底油然而生。下面就我自己的瞿秋白纪念馆之行及感想记述如下。

从我们学校到瞿秋白纪念馆还是很方便的,从万达那边乘坐公交车大概二十多分钟后下车再步行五分钟左右就到了。首先参观的是瞿秋白故居。瞿秋白故居是一座典型的南方庭院,黑瓦白墙,交相辉映,书香气息浓厚,很有江南水墨的美妙韵味。这使得它在这四周现代化的建筑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庭院的正门口,有一块茅盾先生所题的“瞿秋白同志故居”的牌匾。进入大堂便看见瞿秋白的一具铜像,虽说瞿秋白患有肺病,是一个瘦弱的文人,但是他的铜像却高大威武,让人产生无比崇敬之情,我想虽然秋白体弱多病,但他那宽博的胸怀和渊博的知识让他倍具气质与魅力身后的墙壁上“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旁边的竖版上“为大家开一条光明的路”,两行诗文和一句话语,是瞿秋白无私奉献于中国革命事业的挚爱道白,发自肺腑,动心又动情。即使在挨过党组织的斗,受过国民党的刑,遭受错误的排挤和迫害的逆境中,他依然心怀坦荡、意志坚强,

给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纪念馆有《瞿秋白生平事迹展览》 ……此处隐藏9864个字……用后悔一生年华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时事弄人,他还是承担了责任,放不下共产主义这一伟大事业.现在的瞿秋白纪念馆旁边是觅渡桥小学,我们回去的时候孩子们刚刚下课,稚嫩的童声回荡在操场,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胸前.只是他们还不知道,曾经,一位意气风发的青年为了今天欢乐的少年,付出生命的代价.而他依旧守护在你们身边,藏在学校围墙另一边的某个角落,凝视和期望.就如同他那样说,人应该是有灵魂的.他的灵魂必随心意,逗留于孩子们的周围,教他们爱这个世界,尊敬师长,以礼待人.

纪念馆里有很多他的塑像,也有很多他提笔写下的诗.他的壮志豪情: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霄;他的悲伤孤寂: 寂寞此人间,且喜身无主;他对自然的爱:今岁花开盛,宜栽白玉盆;他的思亲之苦: 饥寒此日无人问,落上灵前爱子身??一个多面的他,使世人理解彼此同为凡人.可是同为凡人,为什么他偏偏要承受这么多!难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但是上天这回错了,把跌宕生活贯穿他的三十六年,如果有来世,他必是不能为了外在,牺牲自己的.因为所有爱他,崇敬他的人不会答应.

《死魂灵》还没有译,《海上述林》还没有编校, 《瞿秋白文集》还没有广为世人所知,最终秋白是走了,像每一个伟大的人一样轰轰烈烈离去,留下永不磨灭的功绩,留下无数怀念. 这个意气风发、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在历史演变中被渐渐理解,接受,他博大的胸襟,平和的笑容深深的印在民众的脑海里,唯有不断地缅怀他的事迹,将他的人生传奇搬上荧幕,即使他已随风飘去六十多年??

秋白不朽,不为历史的称赞,不为赫赫功勋,只为对生命的热爱,新一代的青年,享有和平,更加不能忘记前辈在重重困难面前依然追寻理想.所以,也让我们插起梦想的翅膀,不负秋白遗托,飞向那广阔蓝天!

《瞿秋白纪念馆观后感(精选多篇)(全文共10165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