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18日袁书记召开的第一次数字化改革大会以来,全市数字社会建设紧紧围绕“152”工作体系,系统化设计顶层架构,规范化推进场景建设。市级相关部门和各区县市协同奋战、齐上跑道、各展风采。截止目前,围绕12个“有”,全市重点谋划建设多跨场景51个,在浙里办数字社会专区上线市级特色应用39个,在“我的家园”专栏上线未来社区5个,形成数字社会理论和制度39个,在全省数字社会建设工作中展现了头雁风采。下面,我对目前全市数字社会建设工作推进情况进行阶段性分析和交流。
一、主要工作成效
体现在三个方面
1.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和机制。一是坚持“让老百姓满意”。谋划论坛、《我们圆桌会》、“金点子”征集活动,征集老百姓痛点堵点1570条,找准高频需求和关键问题,谋深谋实“三张清单”“一本账”。二是坚持“集约统筹”。谋划“路演”和“擂台”机制,在场景谋划阶段通过擂台揭榜机制,优选基础较好地区开展试点,避免同一应用,多地低效重复建设;在场景推出阶段,通过路演机制,把关应用符合“管用好用”标准,发现具备全市推广价值的试点成果。目前全市共开展了二轮路演活动9期,路演场景30个,收集各方面建议144条;开展场景揭榜擂台赛3期,参加擂台比武场景有30个,确定中榜单位28家,后续将持续推动揭榜成果高质量落地。
2.持续保持全省争先态势。一是争创省级重点试点示范。“关键小事智能速办”和“浙里智惠基本公共服务”是袁书记要求打造为数字社会标志性成果的两个重点应用,**都争取到了唯一的市域试点 ……此处隐藏1577个字……能是单单的数据汇集的跨(往往汇报时会该应用用了多少部门的数据),应该是解决一揽子相近业务的跨,实现功能的跨。条块分割、条线孤立的碎片化场景,缺项场景,必定不能成为一个好的场景。
3.有改革。好的典型案例场景必定要推动制度变革、推动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创新。具体来说就是制度、标准的出台。真正理解袁书记2月份说的,数字化改革不是一场技术革命,而是业务的重塑。如富阳医学互认共享场景,出台了11套制度,从医院和医生的利益保障和分配,到互认检验具体项目的标准和实效等方面。真正的改革一定是触动制度的。
4.出成果。好的典型案例场景必定是有成果数据的。要善于去总结,比如场景建成后,节约了多少财政支出,节省了多少服务时间,减少了多少投诉信访等等。还要善于总结其可复制性、可推广性。
最后,大家可以对照数字社会的最佳应用的评分表,进行逐一比对。
除了“场景建设”这个核心问题,下一步做什么中另外还有两个重要问题。
一是接好“天线”。积极对接好省级部门,充分交流和汇报我市数字社会建设场景,积极争取省级部门的试点和榜单,作为全省案例,获得相关批示,做好相关宣传。省发改委接下来的重点是“关键小事”和“浙里智惠”场景建设。
二是关注“考核”。省市会出评估机制,不要在规定动作上翻船。目前考核主要有几类,一是针对门户,专门有门户建设要求、贯通要求,省数字社会也出了“八个一”的要求,对照执行好;二是针对场景,接下来会对应用覆盖人群占比、日活率、好评率等进行检测和评分,目前省里是一月1-2次的检测报告,今后应该会纳入考核;三是针对面上工作,有多少批示、多少宣传报道、多少上“领跑者”“竞跑者”等等标准考核。平时要注重收集和整理,并及时报送。